中考填報志愿指南
1、了解學校和專業是選報的基礎
高中階段招生的學校有普通高中、綜合高中和中等職業技術類學校。普通高中從辦學層次來分,有現代化寄宿制高中、市重點中學、區重點中學;從辦學體制來分,又分為公辦高中、公立轉制高中和民辦高中。綜合高中是近幾年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在普通教育中適當地滲透職業技術教育。中等職業技術類學校(含中專、職校、技校)主要是培養從事生產、服務、管理等第一線工作的中等專業技術人才。
2、考慮學生最大概率的排名
最大概率,是指學生在整個初中階段或者初三學年,期中、期末等重要考試的排名一般處于年級的哪個部分,這就是學生考試的最大概率。家長不要太在意孩子超常發揮或者超差發揮的那次,而是要求一個最大的可能性。
3、不同批次的志愿互不影響
具體每個區招各個批次的志愿數量根據本區情況有多有少。但是,近年來不少考生家長都有一個疑問:“每一個批次內的一、二、三志愿要保持梯度,既然中考投檔分批次進行,那么批次間的學校是否需要保持梯度?”對此,招考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在中考錄取過程中,不同批次間的志愿并不會互相影響。
4、考生志愿信息上交后能否再更改?
不能更改。這是因為考生填報志愿是在統一規定的時間內、在不知道所報學校的報考人數、不知道自己考試分數的情況下進行的,而且每個考生都希望爭取到更多的錄取機會,實現被最理想的學校錄取的愿望。如果允許個別考生在得知學校報考人數、考試成績等招生考試信息后更改志愿信息,則將破壞招生錄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原則。為了維護廣大考生的利益,招生部門規定,考生志愿信息一旦經確認被采集后,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更改考生志愿信息。
中考志愿填報誤區
各位中考考生在進行中考志愿填報時有以下幾個誤區:
1、一味追求“非普高不上”:03年的中考出現了很多高分中考考生沒有收到任何學校錄取通知書的怪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中考考生志愿填報不當。在18萬余名考生中,志愿填報上填寫服從分配的中考考生僅1萬余人,其中只有半數中考考生服從職技類學校分配,正是這樣導致其中部份高分中考考生檔案成為“死檔”。
今年取消了“是否服從其他院校分配”一欄,因此在中考考生在志愿填報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認真考慮,慎重選擇到底是上普高還是上“三校”。
2、過分保守,一志愿流失:每年的中考都會出現考前估分過于保守,而考試時超水平發揮的中考考生,本來可以填報市區重點高中的一志愿就這樣白白浪費掉了,很是可惜。中考與中考報名辦法有本質的不同,中考是由大學決定考生是否錄取,中考是由計算機按照程序進行錄取??即髮W時,確實會出現第一志愿填報學校沒考上,第二志愿填報學校夠分也不錄取,甚至第三志愿填報學校也不錄取的情況。中考就根本不同了,第一志愿填報如果沒考上,計算機會看第二志愿填報院校夠不夠,第二志愿填報院校再沒考上,計算機會看第三志愿填報院校夠不夠……直到被錄取為止,只要分數夠,相應的志愿填報學校就一定會錄取。
因此,中考志愿填報時,有潛力的中考考生前一二個志愿可選擇較理想的重點高中、錄取分數稍高于考生平時成績的學校。這樣,可避免考試時超水平發揮,成績較高,志愿填報卻并不理想而帶來的遺憾。但隨后的志愿填報必須實事求是地降下來。
小編總結
同學們保證每天都有收獲。還有填報志愿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家長也要多幫孩子攻略。在填中考志愿前一定先多了解志愿填報技的巧和方法,這樣填報志愿時才不會感覺慌亂,志愿填報的順序也是很重要的,祝同學們都可以順利填報志愿,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