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四中全稱興國縣第四中學也叫興國縣職業技術學校,位于319國道旁的興國縣職業技術學校,宛如鑲嵌在興國大地的一顆璀璨明珠,滿目青翠的綠蔭林中,一幢幢別致、宏偉的高樓撥地而起,教室里瑯瑯的讀書聲,充溢著濃濃的催人奮進的氣息。興國職校的前身是創辦于1958年的江西共大興國分校,于1995年增開職業中專,1996-2000年與原地礦部聯合舉辦贛南種養業培訓中心,2004年成為興國縣農民知識化工程培訓基地、興國縣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2005年被省教育廳評為江西省重點職業高中。
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創辦一流的新型高中”成了職中人為之不懈的奮斗目標。從新的起點開始,艱苦奮斗,高標準、高起點規劃、超常規運作,努力把學校辦成一所自然與藝術完美結合,花園與校園和諧統一的示范校。2001年以來,學校共籌措資金500余萬元,大力改善辦學條件,裝備了電子電工操作室、語音室、計算機房,拓寬校園至120畝,新建了辦公大樓、教學大樓、學生公寓、風雨球場、標準運動場,造型新穎,大方的新校門,恢宏氣派的教學樓,功能齊全的學生公寓把校園裝扮得多姿多彩,格外誘人。
硬件建設是辦學的基礎,優良的師資是辦學的關鍵。為此,學校領導提出了“名師興校”的口號,從管理入手,狠抓常規落實,抓教風,量化、細化教職工考勤考績,從名師工程入手,在全縣選拔招聘優秀教師,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向教師加壓,要求教師苦練內功,積極參加高層次學歷培訓,學習多媒體課件制作,組織教師到兄弟院校和外地參觀學習,開闊視野,經常開展教學比武活動,在全校教師中營造一股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目前,學校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李久海老師被評為省優秀班主任、陳祚興、王興明、王室昌等二十余人分別被評為市、縣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和優秀教師?!堵毥陶搲?004年第4期以《卓立潮頭、無悔無怨》為題刊登了校長、支部書記蘭瑞榮的先進事跡。由省特級教師李俊杰編寫的教材《畜禽疾病防治》在全省發行,教師中,還有80余篇教育教學論文獲國家、省、市經驗交流會大獎,13項科研課題被省、市立項。學校被評為縣教育教學先進單位,縣、市文明單位。
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倡導情感育人,促進學生個性全面發展,是職中人倡導的一種全新育人理念。“溝通從心靈開始”、“用心去發現心”、“用自己的火去點燃別人的心”,創設愉悅和諧的育人環境,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成為富有創造精神的人才。學校經常性地開展發各種學生評模評先活動,舉行成人宣誓儀式、入團宣誓儀式、舉辦“職校之光”、“放飛理想”、課本劇等文藝匯演。在短短幾年里,便有上百人次在縣以上競賽中獲獎,其中鐘仙娟同學曾獲縣“弘揚井岡山精神、提高思想道德建設”現場作文比賽高中組第一名,吳芳同學獲“中國人壽保險杯”征文比賽高中組第一名,鄧鵬同學的電腦制作《與時間賽跑》獲2004年江西省中小學生電腦制作與機器人大賽三等獎、市一等獎。鄭升華參加2003年對口高考取得全省第2名好成績。同時,學校不斷加強學生德育工作,制定了安全工作責任制,安全工作二十條,學生安全信息員制,實行校園“封閉”管理和住校生內務“準軍事化”管理,2003年7月《江西教育》專題報道了我校安全工作的經驗。
活化辦學思想,堅持長短結合,服務縣域經濟,緊扣人才市場,做大職業教育,學校在認真做好學歷教育,壯大學校規模的同時,充分利用縣農民知識化工程培訓基地和陽光工程培訓基地的優勢,積極開展電子電工、電車、旅游等專業的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辦學效益。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為我縣爭先“崛起示范縣”作出了重要貢獻。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興國職校能在短短時間取得如此出色成績,靠得是一支高效率、善管理、團結協作、作風民主、勤政廉潔的領導班子。支部書記、校長蘭瑞榮是一位極富創造性、開拓性的學者型管理者,談起學校的發展,他深有感觸地說:“感謝縣委、縣政府、縣教委和社會各界對我校的關心、支持,我們決心,抓住機遇、夯實基礎,圍繞‘一個目標、兩大提高、三項工程’的整體思路,努力開創學校工作新局面,力爭5年內進入省級文明校、德育示范校和國家重點職校的行列。”
校有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優美的校園環境,優良的基礎設施,先進的學校管理。吸引了許多優秀教師來校求職任教,大批學生求知學習,目前,教職工由2001年的30余人發展到89人,在校生由2001年前的數十名學生發展到今天的1180人,2004年培訓學員1305人,學校呈現出一派興旺發達的景象。
“回眸應笑慰,征途再揚帆”,職中人正以敢立潮頭的勇氣,與時俱進的精神和求實務本的作風,創造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